当前位置:文库下载 > 所有分类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 世界经济大视野:日本战后经济崛起分析
侵权投诉

世界经济大视野:日本战后经济崛起分析

日本战后经济崛起分析 历史上,日本凭借其超凡的能力得以重建并发展起来,特别是二战后的经济复苏和繁荣。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却在二战之后快速复苏发展经济,追赶上了发达国家的脚步。日本的经济复苏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和讨论价值。

很多研究总结,日本的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日本的经济发展既是国内政策的实施与国内形势的变化,同样也离不开其他国家的经济影响。

日本在战后由于排除了战时大量支出军费的影响,虽然战后的经济复兴之路的起点极为困难,但是战后日本政局比较稳定,日本军费开支在1944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8.9%,1976年降为0.88%,是资本主义强国中最低的。日本虽是多党制,但自民党从1955年成立以来一直是执政党,通过党内派系斗争实现权力更迭,政策保持一贯性和连续性。 在这种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得以实施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领导,产生了日本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日本在这种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下,实施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其主要形式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第一,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各种计划,促进经济的起飞。如鸠山内阁《经济自卫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的《新长期经济计划》,池田内阁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

第二、政府致力于新产业的培育与开发、指导、调节新型工业的发展。如先后通过《关于合成树脂工业的育成》、《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置法》、《合成橡胶制造事业特别措置法》,通过这些规划的实施,不仅调整了产业结构,确立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向,而且使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对国内经济生活的调整达到了落实。当然重要的基础产业,如果市场选择它,那么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都是多余的,对这些产业,政府在确认市场必定不去选择,便以合适的方法选择它们,由政府采用法律、金融税制、中间组织协调利益手段的干预来补足。

第三、政府确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制定新经济政策,实现从“贸易立国”至“技术立国”的转变。日本国内市场狭窄,工业产品依靠大量出口,为此政府提出“贸易立国”的口号,出口贸易增长很快,1960年-1970年,日本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3.6%,而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增长16.9%。日本政府认为科技是国力的核心要素,适应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的形势提出“技术立国”的战略思想。日本重视技术对国家发展的多方面作用,采取了从模仿到创新的经济技术发展模式。据统计,从50年代至1977年,引进国外技术达2.9万多项,然后根据本国的经济特点和技术基础加以改进、补充和发展,成为“日本化”的新技术。当然,许多人把经济增长归功于强大政府干预,尽管有政府干预,大部分时期日本的经济依然是在按自己的规律发展。据一项重要研究,经济自由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

除了国家机器的有力干预,日本在战后的迅速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教育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下是从1947年开始日本进入经济发展迅速阶段在教育与科技方面的一些数据,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在教育和科技方面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提高竞争力,关键在人才。教育的发展为日本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日本在二战后首先就大力发展教育。1947年,日本制定了《教育基本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政府一方面加大教育投入,使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保持在5%以上;一方面,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事业。1975年,日本颁布《私立学校法》,如今私立学校在日本已占据半壁江山。2006年,日本已经进入大学“全入”时代,只要有上大学的愿望并缴纳费用,高中毕业生都可以上大学。

第1页

猜你喜欢

TOP相关主题

返回顶部